在校党委积极探索推进学校思政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框架的工作引领下,10月23日上午,我校开展了“思政大讲堂”活动。会上,校党委崔琪书记、孙荣宝副校长、马原主任、江苏省教学大赛金牌获得者吕志攀老师、李金黛老师围绕“思政”主题发表讲话,相关系部主任、教研室主任参加讲堂活动。活动由教学工作部马原主任主持。
首先,马主任介绍了学校关于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思路。她指出,立德树人要落实在课程中,落实在教学中。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最重要的载体,将课程植根于立德树人这一深厚的土壤,主动积极地回应职业教育改革的要求,从学生的发展特点和需求出发,统筹课程管理,建设课程资源。
目前学校整体设计,加强统筹,推进“明德课程”建设,以明道、明德、明智、明技作为课程建设目标,彰显百年明德校园的少年精神。学校以19个学科(专业)教研室作为课程落地的具体推动者,进行“一室一品”建设,即一个教研室有属于自己的课程实施特色,形成自己的一个品牌。各个教研室以“我的教学主张”为目标,选择适合自己的教研主题,深度反思,深潜课堂,推进课堂教学质量的不断改进。
接着,江苏省教学大赛的金牌获得者李金黛、吕志攀老师先后做经验交流。李老师认为思政应当“潜移默化在身边,润物无声融课堂”。她表示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善用案例,承载思政元素。吕志攀老师则认为老师应从选题、项目、过程、成果等多角度进行思政教育,但要注意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
孙副校长则从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以及课程思政如何实施的路径等两个方面提出希望和要求。孙副校长指出,职业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技能,更要育人。老师们要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建立大思政理念,推动“全员思政、全程思政、全课思政”。孙副校长提出了四个要求,一是理清认识、统一思想,避免显性化、标签化、功利化、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混淆不清的误区;二是统筹推进、统一规划;三是立足职业教育,进行课程思政实践探究,帮助学生“追梦、筑梦、圆梦”;四是以系、教研室为单位,总结经验与特色,打造“一室一品”、“一系一案”。孙副校长希望教师们能传承学校百年文化,以“明德尚美”为主题,升华思政创新点。
最后,崔琪书记开设“立德树人、提质培优——加快推进学校思政工作创新发展”主题讲座。崔书记分析了目前“谋大局、应变局、开新局”的复杂形势及历史机遇。以《职教二十条》及《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精神为引领,崔书记认为可以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三教”改革、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提升治理能力等方面提高职业教育内涵质量,通过建设专业、实训平台、教学团队,打造职业教育品牌。在谈到学校具体的思政工作时,崔书记指出要认识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分析学校思政工作情况,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让学生有信仰,通过学科德育与课程思政形成共同的理论基础、育人基础、育人途径。
崔书记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分析了“课程思政”的重要性,明确了“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统筹”、“深度挖掘课程思政教育要素”、“着力提升教师的协同育人能力”三大课程思政目标。在具体实施中,学校要“纵向全链接”、“横向全覆盖”,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的科学统筹;通过教学研讨、教学设计竞赛、金课遴选等课程思政特色活动抓典型、树标杆、推经验;通过完善课程标准、融合课程内容等方式形成规模、范式和体系。围绕“辩证唯物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深挖课程思政元素。崔书记还提出了七个提升教师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的路径,从而提升教师协同育人能力。
最后崔书记还分享了“类型教育”背景下课程思政分类推进的具体路径。根据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类课程的课程内容及特性,崔书记指出职业教育要立足校企协同、侧重工匠精神、践行德技并修。
校领导既高屋建瓴,又见微知著,引领全校教师进一步厘清课程思政的误区,提供了实施的方法、途径,并号召全体教师在教育观上达到共识、共情、共振。
在这近三个小时的“思政大讲堂”中,各位系主任、教研室主任认真聆听,收获颇丰。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老师们会更加注重课程思政,更新教学理念,挖掘思政元素,积极推进学校的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