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证券基础》作为职业学校财经、金融类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和现实性非常强的课程,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而学生是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教学上不要求对专业有极难极深的学习。本文提出一系列有关证券基础教改方面的建议,就《证券基础》课程建设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问题作为探讨。通过在教学实践当中的探索与实施,总结出教授这门课程的经验,以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模拟交易 教学改革
《证券基础》是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财会类、金融事务专业的主干课程。在经济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我国金融证券市场有极大的发展。所需要的未来从事财会、金融类学生必须具备扎实完善的证券专业基础知识,才能适应未来国家对职业发展的要求。
《证券基础》作为财经、金融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于其专业性极高所涉及的范围极广。首先对授课教师就要求有极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教师还要有很强的金融发展趋势研判能力与实践有机结合理论的能力。而学生是职业学校五年制高职的学生,教学上不要求对专业有极难极深的学习。但是证券基础课程需要系统化、科学化的学习全面的专业知识,教学中要求加强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性操作学习。这门课程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只学习理论及枯燥又难以理解。学习理论的同时再辅以实践性操作,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体会挫折和成就感,也丰富了学生所属的专业水平。最重要的就是在帮助学生全面学习了证券知识的前提下,能尽快适应现在高度依赖快速发展的金融证券市场的各行各业发展要求。教师也要适时以最新的发展潮流,指导学生学习具体内容。
所以就目前职业学校学生现状,切实做到掌握证券和证券市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主要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了解证券中介机构的类别并熟悉其特点。证券投资的价值分析、行业分析、公司分析、技术分析以及宏观经济分析的基础理论和分析方法。初步具备系统的证券投资的知识内容,具备一定的证券投资能力。是对学生深化财经、金融类专业学习的知识保障。
《证券基础》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课程建设的重点主要包括课堂理论教学,案例部分和证券实验模拟交易三大部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与国际资本市场的接轨,出现了许多如复杂的股权结构(如股权分置)和多样化的资产重组等等金融现象,已经成为现有的《证券基础》不能覆盖和尚未解答的前沿问题;为了让学生认真掌握这门功课的核心内容,并能将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势必对传统的证券投资学的教学进行适当的改革。
按照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目标要求,应该给学生提供实际应用性教学和实践性教育的平台,教学改革主要从两方面进行。
一、证券投资学案例教学的构想
案例教学是运用案例进行教学实践,将传统教学的以“课本”为本、从概念到概念的注入式教学方式转变为一种促进学生成为教学主体,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索性学习的开放式教学方式。
1.证券投资案例教学介绍
《证券基础》是一门广泛吸收多学科知识、理论体系复杂且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课程,所以利用案例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证券投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基本分析法和技术分析法进行证券投资分析,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自己理解了的能够全面理解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而不再像课堂讲授法下获取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实践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证券投资问题,将是理论教学的重要补充。
2.认真挑选有代表性的动态案例
证券投资学基础知识部分主要是对证券市场和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认识,在系统讲解基本知识之后,可以通过上海和深圳等国内市场的上市证券种类进行概览,总结和比较中外证券市场投资工具的差别,对国内市场各类证券的市场特点和表现进行直观对比。而课后可以要求学生观察市场上的证券品种,进行对比,从而对各种证券的特点有更加直观的认识,要求学生结合教材中的要点在当前市场背景下具体分析某相关品种的区别和联系。
3.证券基础案例教学的实施
从证券市场中精心选择证券投资案例,案例符合教学目的和教学计划,认真设计课堂活动实施方案。
(1)案例教学与理论学习进度相结合
根据教学大纲,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按照《证券基础》课程的理论学习顺序和学习目的编写案例,便于根据学习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案例训练,并可结合实际情况综合使用或单独使用,尽量选用比较新的案例进行教学。
(2)案例教学与理论知识的学习目的相一致。
首先,在案例之前应比较系统而简明地讲解所需理论知识,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并用理论知识进行解释;在案例之后应提出问题,使学习者明确本案例的学习目的;引导学生的思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
(3)案例材料部分主要包括如下内容:
理论知识点讲解,主要简明而系统地讲解分析本案例需要预先掌握的背景知识和技能;案例基本材料;分析问题及分析引导材料;应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证券基础模拟交易教学练习
1.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的目的及内容介绍
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接入交易所的实时行情,运用各种行情分析软件,对证券交易进行动态观察,并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模拟分析和判断,对证券基础课程的主要内容进行实际验证,从而达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
(1)证券模拟交易的教学目的
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备,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由板书、投影、PPT到现代的多媒体,现代化的技术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教学手段,网上实时行情和资讯在课堂上的展现,最大限度地提高了这门课程在课堂上的生动效果。
(2)证券投资模拟交易的内容介绍
证券实验模拟投资内容本部分课程以分析师教师自主创新编制的《模拟炒股作业》为学生学习安排课程内容。其主要内容包括三大部分:
①主要介绍《模拟炒股作业》的性质、实施该作业的学习目的与实施该作业的基本内容。
②教授学生学习使用股票行情分析软件,主要介绍行情阅读的各类指标与方法。课堂主讲以光大证券股票分析系统的学习与使用为主,同时教授学生在互联网利用搜索引擎为自己的股票查看行情变化和专业分析。
③《模拟炒股作业》这部分安排五大学习任务,包括证券行情软件的使用、K线及K线组合分析实际运用、股价形态分析学习、技术指标分析学习、基本面综合分析学习。
(3)证券投资模拟交易教学的基本思路
①选取大盘指标股和有代表性的股票进行全程跟踪
充分考虑到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便于循序渐进的学习。由有能力的教师指导下全程跟踪大盘指标股同时选取有代表性股票,目的主要是解决教学案例的连续性和联系实际活学活用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股价变化,认识证券市场是变幻无穷的。证券投资者面对的就是以股票市场为中心的资本市场,课堂上浏览中国国内证券市场行情。
②证券投资模拟交易设计思路
通过对所选择跟踪的证券的价格和价值的对比,认识价格的市场特性。证券投资价值分析涵盖债券、股票、证券投资基金、金融衍生工具等诸多内容。由于课时有限,课堂上不可能一一进行尝试和验证,只能选取个别重点内容进行验证性试验。债券的价值验证比较直观,通过验证,要让学生把握各种因素对于债券价格的影响。
结合单元和热点的实盘讲评。这里的讲评主要由学生完成,是实盘案例在课堂以外的延伸,是强化实盘案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内容上包括三个方面,即基本分析部分和技术分析部分的专门讨论课以及市场热点的临时性评论。
每个学生通过模拟交易,在交易帐户上的盈亏变化将综合反映学生的操盘能力,而这种操盘能力是学生在运用书本基础知识上的综合表现。
三、教学效果
《证券基础》作为财经、金融类专业的主干课程,由于其专业性极高所涉及的范围极广。首先对授课教师就要求有极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教师还要有很强的金融发展趋势研判能力与实践有机结合理论的能力,所以任课教师最好是有丰富金融证券从业经验的金融分析师。
《证券基础》课程需要系统化、科学化的学习全面的专业知识,教学中要求加强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的实践性操作学习。这门课程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只学习理论及枯燥又难以理解。学习理论的同时再辅以实践性操作,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从中体会挫折和成就感,也丰富了学生所属的专业水平。
证券市场瞬息万变,通过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交易教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了,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学生通过课堂以及课下对教学案例的进一步研究和模拟操作,真正地开始理解证券市场和证券交易,并且在研究中能够提出问题,具备讨论的能力。除此之外,可以让学生真正地用所学知识了解和理解社会经济现象。诸如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等各种经济政策进入了应用性分析,让学生学习的知识活学活用、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1]齐瑞宗。谈实践教学与综合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1,(11)。
[2]沈家庆。证券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7-93,165-180。
[3]傅一江。证券投资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215-375。